驱虫药

 行业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05

协和万邦,黎民於变时雍。

而儒家是反对西化的,更不消说全盘西化了。[46] 参见黄玉顺:《论儒家启蒙主义》,载《战略与管理》2017年第1期,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版,第221-250页。

驱虫药

大家彼此通是一个个的人,谁也不是谁所属有的东西。[24] 不仅如此,梁先生还指出,个性伸展的个体精神的落实,就是个人的权利。这样大的生活是生活的真相,生活的真解。这就是说,所谓西化问题并非共时性的中西问题,而是历时性的古今问题。[38] 梁漱溟: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,第205页。

[49] 梁漱溟: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,第64页。怎样引进这两种精神实在是当今所急的。顺便指出,这也说明了春秋筮占的解释学化、人谋化,相比于筮占,人事更为重要,观穆姜筮往东宫、南蒯筮叛(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)、晋筮嫁伯姬于秦(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)等例可知。

且三爻动,占两卦之卦彖辞,仍以不动者为主。言其二阴不动四爻动者,则未见有之。[20] 杜预认为这里的筮例记载了两次分别用二《易》和《周易》进行筮占的情况。(《国语·晋语四》)尚秉和先生、高亨先生等人也将泰之八归为六爻不变者。

按此,则言之八者为不变之爻止在上卦或止在下卦,而言皆八者为不变者上下卦中皆有之。首先,关于此筮是否属于《周易》系统的问题前文已经说明。

驱虫药

[⑨] 《春秋左传正义》,影印十三经注疏本,北京:中华书局1980年版,第1942页。其二,言八而非七者,不变之爻皆是阴爻。即便说艮之八如斯,那么另外两处难道也恰恰多八吗?贞屯、悔豫按照春秋易筮的一般体例其实就是屯之豫,这里涉及卦变自不必说。今人高亨先生总结的变卦法无疑是最具系统性和原则性的。

八为筮数,三则易筮例均属于多爻变动而其不动之爻皆阴的情况,所以自其不动者言之,故言八。按俞文自己所说,是承唐代学者毕中和贞《屯》悔《豫》,变与定均也之说。不惟如前文所说,若遇到再筮的情况有明确记载,今观上下文并无再筮的意味。关于传世《归藏》,有的学者通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:所谓的传世《归藏》,其实就是汲冢所出的类似‘清华简《别卦》、‘王家台《易占》以及‘北大简《荆决》、‘清华简《筮法》等易类文献的汇编,它包含了一种在战国时非常流行的筮占理论体系,但不一定与《周礼》所说的《归藏》有实际联系。

[⑤] 尚秉和:《〈左传〉〈国语〉易象释》,《周易尚氏学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79,第353页。我们前面提到,李光地和惠栋关于为何只言八而未有言七者的解释是有问题的,例如惠栋说:春秋内外两传从无遇某卦之七者,以七者筮之数,卦之未成者也。

驱虫药

至内外传言得八者三:一曰《泰》之八,则不变者也。[⑧] 它们是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记载的陈候使周史以《周易》筮,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庄叔以《周易》筮穆子之生,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孔成子以《周易》筮立元,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阳虎以《周易》筮救郑。

上六不动,则为泰之萃。是在《周易》,皆‘利建侯。当然,这个判断是基于艮之八是指艮之随得出的。观历来注解,从《左传》杜预注、《国语》韦昭注至今,认为八是筮数的学者居多。)这些相关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。那么,这就有7种可能的情况:一阴不动,其它皆动有三种情况。

[28] 韩慧英:《〈左传〉、〈国语〉筮数八之初探》,载《周易研究》2002年第5期。林忠军:《清华简〈筮法〉筮占法探微》,载《周易研究》2014年第2期。

但是,遇到多爻动的情况,其占无定法,穆姜筮往东宫、重耳筮有国例皆是也。至于得贞屯、悔豫,皆八也,八若非筮数,亦毋需言皆八,下文筮史占之,皆曰:……径接即可。

[③] [清]李道平:《易筮遗占》,《周易集解纂疏》,北京:中华书局1994年版,第756页。但是,由上第一条不同也可说明泰之八和艮之八未必尽同。

[⑩] 最流行的辑本《归藏》是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辑录的。至如穆姜筮而筮史断其详,今两处未见断其详不足为怪。[29] [清]毛奇龄:《春秋占筮书》,影《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第41册,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,第534页。按照《左传》的易筮体例,凡言某卦之某卦者,要么表示某卦的某爻,要么表示某卦变为另一卦。

在《筮法》中,常出现的筮数是:八、五、九、四。一夫之行也,众顺而有武威,故曰‘利建侯。

[17] 则我们仍然以《周易》系统审视之。[20] 《春秋左传正义》,第1942页。

按此,得泰之八就有一阴不动、二阴不动、三阴不动3类7种可能的动爻情况。其原因在于,如前所论,因为存在多爻变的情况,没有专动之爻,所以取不变者言之。

先筮立元遇屯,再筮立絷遇屯之比,言又曰:……,这是再筮的命辞。他所说的两阴爻不外乎可以作两种理解,要么是指屯卦六二爻、六三爻和豫卦六二爻、六三爻,要么是指屯卦内卦(震卦)的六二爻、六三爻和豫卦外卦(震卦)的六五爻和上六爻。[18] 这里可以提出初步的看法:凡言八的筮例皆属于多爻变动的情况,不仅可以排除无动爻的情况,也可以排除一爻变的情况。进一步,由贞屯、悔豫,皆八得知,其不动爻不必为一阴,数阴不动的情况也是可能的。

仅从此例来看,或可如此说,但不能同时适用于遇艮之八和得泰之八。以下于贞屯、悔豫,皆八也一则更进一步说之。

但是,筮得杂以九、六、七、八的遇卦,其变卦法则复杂一些:以天地之数(55)减去卦之营数求得宜变之爻为七、八时,则需遇卦的九、六互变而得之卦。[29] 但是,筮史和穆姜皆从随卦论,或是卦变。

众而顺,嘉也,故曰‘亨。一阴不动,贞《屯》悔《豫》皆八,三阴不动,其义一也。